潼南人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9744|回复: 0

寂寞,人生最高的享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80

主题

15

回帖

191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13
发表于 2017-10-18 08: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人一定都会做梦。世界上不做梦的只有两种人:一是至人无梦。至人是得道、成仙、成佛的人,以及有最高智能的人。二是愚人无梦,笨到自己没有思想,那就没有梦了。
: k, h0 I) ]3 J) M, k  O- o( Z% [1 X5 k5 l# v, W
我真的碰到过这样一个不做梦的人。六十年前,我从峨眉山闭关下来回到家里,我父亲一个朋友,单独请我吃饭,吃完后拉我到他家楼上去,不让别人听到,他说有个问题问我。3 f3 w: w4 p8 Z! }0 x" C
他问:“我听人家说你去得道了!这事别人我都不讲的,因为你得道我才问你。”我说:“伯伯啊,我没有得道。”他说:“不管,你要告诉我,什么是梦?”这个问题把我问得愣住了,我说:“伯伯啊,你没有做过梦吗?”他说:“没有啊,我六十岁了,没有做过梦啊!不晓得什么叫梦,你们都说做过梦,好奇怪哟!”可是,他是个大好人,不是愚人。他经常帮助别人,专门做好事的。
* o) b& k8 G( b  p6 W' A# [4 O, b6 J- Q' [
1fbdd8fc18df990eae3d1811bea13afc.jpg
+ l  s" B7 O$ k( J7 Q$ V4 F
+ g, R1 z! U3 I( t我很难对他解释,当时我引导他说:“现在就是梦。现在我们讲话很高兴,你还看着我。但你眼睛闭起来就看不到我,我也不讲话,这个时候梦就没有了。”但他好像似懂非懂。; [% c: g, q3 b# w2 v  M
梦就在开眼闭眼之间,就在脑神经闭合之间,这是非常大的科学了。
  z- S2 A) u2 E) v+ t/ w: q- a8 p5 Y释迦牟尼对这门科学讲得最清楚。他说,我们第六意识的思想,弹指之间有九百六十个意识在转动,一昼夜有十三亿的思想在转动,我们自己不知道。现在的医学研究、脑科学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
5 x5 a# |0 z/ S譬如我们的睡眠,只是脑子一部分休息,另一部分还在活动。所以,人睡着了才会做梦。没有一个人不做梦,只是睡醒时已经忘了。如果对梦有记忆的话,这个人脑子就很特别了。梦是我们第六意识的反映。
, N- u) [3 p0 \, |我们白天有眼睛、耳朵、身体等感官综合起来帮助配合思想,当我们睡着时,眼睛、耳朵、身体都休息了,第六意识作用在人睡着的时候,就变成了梦。也有一些人修道、打坐、冥想、练功时,把身体慢慢放松了,也能出现第六意识的境界,还有脑衰弱、精神病也会有这种现象。
$ G2 {. @6 `' @) ?' L- \' o. h7 A5 L7 C" L
3f5bb7687bc5d5043e6f33228bf9c4e6.jpg
- f; u% [4 `+ c4 t
" K9 b% r# w8 M) I  y$ S. ?8 n. B; b+ H我们知道自己有思想、有感觉,这个是知性。当我们一觉醒过来,第一个是这个东西,那个叫“睡醒了”,很快的,第二个东西—思想来了。是不是这样?/ u. O0 d- B; `# h& ^5 w2 p6 y
一个人的思想为什么那么多?那些思想都是妄想,也可以叫浮想。这个妄想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来,讲到“现在”,“现在”已经没有了。
) E4 y. P. b9 i所以你静下来的时候,不要怕妄想多,你的知性看到妄想,就把握这个。前念已过去,未来还没有来,就看着现在。如果你常常这样反省、体会,时间一长,你就会很空灵了。& _3 Z! e. [. I9 q; P5 S
当你很宁静时,妄想也比较少。忽然一个思想来,明白了一些事,这叫做“觉”。这个“觉”比妄想高得多了,是智能的初步作用,在西方哲学叫做“直觉”,也叫作“直观”。这当然是好的,但也是妄想。如果没有这个妄想,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没有来,当下很空灵,没有直觉的妄想,这就叫“智能”、叫“般若”了。
7 r( |1 z3 [/ e佛学里有一句话:“香象渡河,截断众流”。它比喻人的思想、情绪,是像水流一样连着的。香象就是象王,普通的象是两根象牙,菩萨骑的象王有六根象牙,体形也比一般的象大得多。象王渡过急流时,不转弯走,急流力量那么大,它用身体把急流切开。所以叫“香象渡河,截断众流”。
, `8 e* ^  t- c' M* F
# J& B9 K! U& a; L% U da3b381dde7b517755a4e9c62ebcdc92.jpg 9 \2 c9 _6 k& A6 p8 t

% H0 C/ @$ Q" _1 P! [$ ~- c% A中国人也有一句俗语形容有勇气的人,叫做“提得起,放得下”。- l# V9 i; p- W. i- O
同样,思想也可以有勇气。我常常告诉人,“想他妈的个屁”,要提得起,放得下,要截断众流,也就没有了。要自己对心念有很大勇气,要有截断众流的勇气。但是,这不是压制。千万不能压制,如果很紧张地硬压住,那对脑神经、对身体都会有妨碍。我倒还有个方法,就是一个人到最伤心的时候,痛哭一场,或者大喊一声,痛苦就没有了。0 z/ k+ H- n/ H" d
很多人喜欢唱歌跳舞,就是这些人都很苦闷。物质生活的压迫,他在唱歌跳舞时放松了,可是他没有办法把握。在唱歌跳舞的时候暂时忘了,一回到家还是感觉凄凉。如果他把握到放松空灵的境界,就了不起了。1 I! c/ r8 p+ p  Y
你一旦身心空灵,就能进入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境界。你会流下眼泪,那个眼泪不是悲哀也不是欢喜。唐代诗人陈子昂有一句诗,“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独怆然而泣下”的独字,是没有一切人或者只有一个人空灵地在这里,这就是大悲的境界,菩萨的大悲心。
6 z% c3 E# Y2 B0 y
- ?" f" x. \' g- t+ Z 5737fd72294faa8724684320c1a7ee49.jpg , ^& C5 v; w% t; T1 a
5 j# ?7 L+ S" q3 I+ T5 g1 L% v* W
我告诉你们一个经验:当夜深人静时,一个人跑到高山顶上或大沙漠里,非常宁静,自己的眼泪就不晓得怎么会流下来。这不是悲伤也不是喜欢,那是一种无比的宁静的舒服,身体每一部分都自然打开了,心里的痛苦、烦恼什么都没有了。就是古人所谓的“空山夜雨,万籁无声”。只听到空山里雨水拍打树叶的声音,别的什么都没有。那是寂寞的享受,不是钱财能够买得到的。/ J3 R" x, D: s9 Y. Z; G
在这种境界中,没有了身体,人和宇宙合一了。从科学上讲,你把自己脑神经一放松,就很少生病,从而健康长寿了。
1 F# T) ~+ ]* ~8 Z! r# b" I: S  g所以我的结论告诉大家,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不懂得寂寞的享受是没有用的。
* h& Y  L+ ?7 e: n3 T% {/ d. J选自:凤凰网华人佛教(微信号:fo-ife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