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公园的“盗梦空间”,了解一下? 老外的安逸生活 这两天看了一个老外生活纪实的视频,画面的内容和我们的聚会内容完全不一样。 周末给孩子过生日,他们一群人不是在火锅馆烫烫毛肚,吃完以后去密闭的包厢里围着屏幕唱生日歌,而是在花园里放松地BBQ、带小朋友摘番茄、亲朋好友一起玩游戏,谈天说地,沐浴大自然赋予的美好......看得出每个人都很开心。 说实话,整个视频是让我羡慕不已的,也想着我们有没有可能能像这样?BBQ、院子、公园... 一想,就重庆而言,是不是功成名就,挣他个几千万,才能这样享受生活的美好? 可国外这个视频里的人群看上去分明也不是特别有钱的那类。就是因为外国房子便宜?赚钱容易? 恐怕不是。 我认为更主要是观念的不同。 中国人与外国人,因为历史原因,出生与成长的环境不同,或许就造成了对于价值和生活理解的不同!很多外国人过得更洒脱。 而现阶段的中国人似乎特别需要安全感,必须忙着挣钱,买房子,不断加班因为担心与时代脱节、被淘汰,怕通货膨胀,一夜返贫... 因而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压抑的重庆 重庆,地形特殊,山高水远,抬眼望去,更多都是高楼大厦。压抑感让人没有空间和场地享受这一切的轻松。 山城里,所有建筑都是经过和山地拼搏厮杀才抢出位置来。重庆虽然有8万多㎡,但刨去山地,简直低的可怜。 重庆主城人口密度位居全国第六(2016年统计公报) 过去,随着城市膨胀,为了满足更多人居住的需求,重庆建筑发展的方向无奈的选择了向天空发展。 截至今年6月,重庆已建成(含封顶)74栋180米及其以上高楼,其中200米及其以上高楼51栋!这个数量仅次于上海、深圳、广州。超高层建筑密布对生活的影响,远比我上面这组数据具体的多。高容积率下的高层+超高层,使得上班时间电梯口像公交站一样拥挤,小区大门像学校入口一样热闹。楼间距亲密,经常就怕私密生活全部被别人看到…… 稍有顾忌的家庭,绝对是不敢夜里吵架的,因为夫妻吵架一定伴随着曝光彼此的“痛处”,或许整个小区都知道了! 特殊的国情,特殊的山城地貌,造成了一个影响:重庆人从几十年前低矮的老式居民楼办出来以后,又住进了压抑的塔楼里,想要地势平一些的居住环境,只能不断去新区“拓荒”。 渴望“平地”的重庆人 重庆人在高密度的山地建筑森林中爬坡上坎过了几千年,所以内心对平地比较向往。 体现在地域命名和方言音调上。其一是尽可能多地把“坪”和“坝”融入地名,体现了平地的“珍稀”,其二是方言音调以平顺为主。 重庆地图上绿色就是山地,有人比喻是“龙脉”,有人说是“剑”。他们和两条大江一起,把重庆城分割开来,导致重庆发展难度和建设投入要远比平原城市要高。 逐渐地,就形成了我们一直所说的“一路向北”。一路向北实际上就是寻找“更平地势”的一次大尝试。从最开始到如今,大约15年时间,北区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为重庆人口中津津乐道的事,很多人也开始形成一个惯性思维--有钱了就得到北区去买一套房。 观音桥--新牌坊-金开大道-照母山-中央公园推移。开启了四次向北运动 从第一次向北:从观音桥到新牌坊 到四次向北:六北格局形成 大约花了15年。 中央公园的价值--“平” 一路往北,到中央公园,其实是到了一个城市半径的合理区间,再远,就真的远了! 关于中央公园,我此前已经说了很多。 就目前形势看,在这个版块,集齐了众多大型房企,18罗汉,近一年,公园的整体品质也迎来了飞跃,因为后来的开发商,无不是带来了自己高等级系列产品。 两个关键词:1)产品高端2)舒适性为主 五大带商业体综合开发的第三代开发商,都已经悉数亮相,压轴的是万科。阵仗很大,因为他同时公布了两个项目。 紧邻商圈与公园,位置绝版,而且是要把曼哈顿档次的豪宅搬过来的“翡翠公园”,和神秘的“森林公园”。其实很多人对后者更陌生和好奇。 最开始提到的外国人生活纪实视频,就是森林公园给我看的。我估计他们想带给重庆人的,或许就是那样的生活场景。旁边是公园,大,小区是公园,也很大,包裹在其中的是家庭的小空间,不需要多大,要的是温馨。家里是休息睡觉和家人的私密时间,一出门,就是大自然的美妙。 叫“森林”的新楼盘 从区域位置看,森林公园这个盘,距离中央公园有一个商业街区的身位,周边规划了部分商业配套。 结合项目的主打方向,在我看来,应该是这几个核心卖点: (1)内外部低密度的自然景观环境 (2)区域及周边的各类配套资源(步行可达的商业、学校、交通) (3)“慢下来一点,真正享受生活”的理念 (4)住宅功能性、舒适性与面积、总价的极致组合(建面98-128平的洋楼) (5)超大楼间距、低矮楼层,小户型大面宽,全部270度采光等产品细节 (6)万科放心的精装体系 看一个户型吧。 这是一套建面约128平的四房双卫。 整个户型非常方正,南北朝向,全明采光,功能分区明确,面宽大 进深小,没有多余浪费空间,甚至连过道都最少化,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好户型。 “理想空间”的样子 森林公园更大的价值应该是:带给重庆人对于舒适居住空间的思考。 我认为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重庆这座城市住房领域的机会所在。 重庆整体的居住环境其实不好。而作为改善型住宅的样本,至少应该有三个空间。 第一空间:私密的卧室空间。 这一空间是住房最核心的部分。 主卧要是套房式设计,放在远离客厅的一端,维护私密性和尊崇感。 其他卧室空间,以“方正”作为布局的要求,卧室切忌有棱有角,切忌过大。 卧室过大则需要设置屏风隔断等,因为卧室面积和“气”有重要关系,过大容易“虚”。 所以,卧室空间最重要的功能价值是【休息】,“听觉上的安静、视觉上的平顺、与外部的合理分隔”。面积上的【恰到好处】。 第二空间:室内公共空间。 客厅、阳台、餐厅等功能区是室内公共空间,理想的状态是【一体化】,从实际功能性和视觉上,做到【大】。 双厅聚合加阳台延展,不但能扩大活动空间,让家庭成员聚在一起时有足够的空间。还要让人一进家门,就能够感受【厅】的宽敞、明亮,从而放下拘束。 这个空间最重要的功能是【家人的交流】,能够让一家人聚在一起自然而然地进行互动和交流。 第三空间:社区共享互动空间。 这是凌驾于室内功能空间以上,更高层级的空间。 “社区共享空间”这一点已经是很多大型开发商十分重视的一个方向。比如最大化利用小区内部的公共空间,根据人们的生活行为习惯、爱好和需求,定制不同的“场景化”公区。 共享经济是趋势,而社区内设置共享空间,很好的扩展了居住的空间,还会从根本上拉进邻里关系。 可以很肯定的说,未来远亲一定是不如近邻的。 在社区内,如果有充足的空间组织社区活动、进行儿童玩乐、阅读、交流、体育运动等等,实际上就是给每套房子增加了功能性的延伸。 比如一个社区有10000平的共享空间,相当于就给你购买的住房+10000平的功能区。 这个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将是未来社区的核心价值要素之一。 比如在森林公园这个项目,万科拟采用“围合式布局”这种“失传已久”的楼栋排列设计,因为这么做就相当于在中庭浪费了多修房子的面积。 但围合式布局,会让中庭景观更大,社区绿地、组团绿地、宅间绿地等多重绿地景观形成一个大的整体性绿化场景。 这样做以后,业主可玩的、可利用的公共共享空间也就足够大了,相当于可以得到更开阔、更有品质的生活场景,让生活更鲜活。 而一个低密度,由绿化景观环抱的森林公园,可以给居住在那里的人一个宁静的好梦,所以也叫“盗梦空间”。 舒适的生活居住空间,对过去的重庆人很多时候可遇而不可求。 而更为重要的,我认为还是在于个人,一定是放下自己的“欲望”“贪婪”,在懂得经营人生以后,有快有慢的享受自己短短的一生。 难道不应该是这样吗? 咨询电话:18523377733 9 r, G& v: c, x;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