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在进入7月以来,骄阳似火,逐渐升高的气温挡住了人们逛街的脚步,却烘热了“宅经济”。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年轻人过起了吃饭叫外卖、购物靠淘宝的生活,用网络搞定基本的吃、穿、用。同时,“宅经济”的升温促使部分个体店纷纷“触网”,外卖小哥也开启每天连轴转模式。 天气炎热,年轻人吃饭叫外卖、购物靠淘宝 由于操作简便、选择多样以及有着各种优惠,网络订餐软件逐渐成为犯懒的市民们的“心头好”。 张文博是在重庆工商大学大二的学生,放假回到潼南。平日里白天父母都上班去了,中午饭只得自己想办法解决。“从小到大都没做过饭,全部是妈妈做好了,自己直接上桌吃饭就行。”这种大热天不想外出吃饭,就叫个外卖打发一下,“本来自己还不知道外卖的电话号码,在网上下载了美团APP后,只要在网上注册的商家,我都可以点,确实很方便。”张文博说。 在江北某事业单位上班的陈女士足不出户,也能“宅”出一个充实的周末。“平时工作工作都很忙,一身疲惫。只有周末才有休息的时间,当然要‘宅’在家里好好放松一下。而且天气热了之后,外面这么晒,还不如躲在家里凉快。”对于这样的“宅生活”,陈女士表示很满意。 陈女士过上的这种“宅生活”已不是个例,“宅”似乎成为现在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就连上班族也能宅就宅。“中午太热了,我们一般是不回家吃饭的,都叫外卖。也不逛街了,很多东西都从网上买。”在江北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高女士告诉记者,小到发饰、耳钉,大到一些家用电器,只要是能在网上买到的,她和同事都喜欢用网络搞定。 “对于饰品来说,实体店内的款式不一定有网上多。其他比较重要的类似家用电器这种产品,只要到官方网店购买基本也没什么问题,而且网店的促销力度常常大于实体店。”高女士说,她身边不少同事都喜欢这种购物方式。 快件送达时间延至傍晚 外卖订单增三成 “气温升高后,每天需要派送的包裹量明显比原来增加了。”某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小张告诉小编,天热之后,经常会碰到外包装比较大或者比较重的包裹,快递单上显示着物品不少是风扇、凉席等夏季清凉用品。 8月4日上午9时,在凉风垭梓潼街道办事处附近,一家物流公司的快递员小陈正在核对快递单,电动三轮车中还有许多待送的快递。“装卸货物、信息录入、分拣封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慢了就会拖延整体邮件运送速度。”小陈说,天气热了之后,快递量明显增多。 “虽然收入有一定提高,但高温的确让人受不了。”小陈告诉小编,气温凉爽的时候,每天的快递基本可以在中午之前送完,而天热之后,中午的几个小时太热,他们往往会停止送件,等下午三四点之后再送,就会造成部分市民到傍晚才能收到快递。 在江北奋进广场附近的一家餐厅里,服务员正在打包外卖餐盒。“以前一天的外卖订单大概只是整个营业额的一成不到,但天热后,外卖订单大涨,差不多已经上升到了三成。”据该店工作人员介绍,尤其是中午,外卖订单非常多。为了加快送餐的速度,他们会比平时提前一个小时做相关的配送准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