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2 `9 b! I: c2 q4 O! U
( ~- N1 s( _$ M2 D* N2 v0 n猎杀现场发现的弹壳。
2 {" ]) Y# j' P. B( t; d; t# F. b5 [* l+ [% M% d
4 j2 [8 ^3 u$ S1 \8 k
$ }1 p+ ?7 o+ w7 _
( l" k7 {, L: I) [9 p/ r7 N$ t' J$ ]
被残忍猎杀的大象尸体。
9 j6 Z2 b2 y$ z G N
& K9 L1 O: J- t3 @( k- b" f' h& Y5 i; |
4 y$ i0 ?: B6 M! v2 q p1 M5 J( d+ \" D* \
- y! q9 u, o8 m" p, y刘畅照片。1 N. [! V0 m @3 v4 E' t1 m* |& v
# @+ c, a9 W p D8 r
* ]* J2 L' H9 U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则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宣传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但只要有市场存在,盗猎与反盗猎的“战争”时时刻刻都在上演。重庆市蓝天救援队的90后志愿者刘畅,便是站在这场“战争”最前线的一位重庆人,他远赴津巴布韦,教导当地野生动物巡护员学习“动力三角翼”飞行技术,加入到反盗猎的工作中来。 每天靠“蹭网”与家乡联系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是非洲野生动物种类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盗猎现象最为猖獗的国家之一。盗猎者往往通过射杀、投毒、陷阱等方式,肆无忌惮地对大象、鳄鱼、犀牛等野生动物进行猎杀。 今年5月,津巴布韦反盗猎项目招募志愿者,某石化企业万州分公司的员工、今年加入重庆市蓝天救援队的刘畅凭着优秀的外语水平以及动力三角翼飞行技术,被选拔为反盗猎国际志愿者。 7月4日,这个90后小伙儿告别亲人和队友,远赴津巴布韦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志愿服务。几经转机,刘畅来到了遥远的非洲大陆,并安全到达了马纳波尔斯(Mana Pools)国家公园。该公园建于1963年,面积2196平方公里,有大象、水牛、豹子和猎豹等野生动物。 “每天下午,他都会给我发一条微信,介绍工作情况。”重庆市蓝天救援队的骆明文队长告诉重庆晨报记者,由于刘畅所处的区域没有良好的移动网络,刘畅每天汇报动态,都需要去附近的度假村“蹭网”。 8月25日,刘畅向骆明文汇报了上周的工作情况——由于发现了盗猎者,他们在22日和23日两天都驾乘动力三角翼,参与到追捕盗猎者的工作中,飞行时间达6个小时,地面追捕达20小时。 盗猎者砍掉大象头部挖掉象牙 刘畅提到,在三个月志愿工作中,他最大的期望就是能让野生动物不再受到盗猎者的追杀。此前,曾在津巴布韦从事反盗猎行动的中国志愿者张广瑞的故事,他回国后告诉记者,在寻找盗猎者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持枪的盗猎者,发生枪战的可能性很大,所有志愿者还要签下“生死状”。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刘畅参与了搬迁扩建营地、物资补给等工作,并开展动力三角翼和巡逻船教学,培训新学员,执行巡逻任务。“希望今年的小象能够在他们的守护下茁壮成长。”尽管每天都很充实,但一场悲剧还是发生在了公园里。几天前,刘畅传回来一张令人心碎的照片——一张缺少头部的大象尸体照片。这是发生在公园里的一起盗猎案件,为了从根部挖出象牙,盗猎者竟残忍地割下大部分象头。在大象残留的尸身上,大家还发现了几处弹孔,以及盗猎者留下的弹壳。 津巴布韦政府发来感谢信 8月19日,重庆市蓝天救援队收到了来自津巴布韦政府的一封感谢信。这封由津巴布韦公园和野生动物管理局临时总干事W.Mutinhima撰写的信件中提到,刘畅通过艰苦工作,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和社团认识了反偷猎项目,并帮助加强了津巴布韦政府和中国政府之间的友谊。W.Mutinhima表示,他代表津巴布韦公园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向重庆市人民政府和重庆市蓝天救援队表达诚挚的谢意和衷心的感谢。 据重庆市蓝天救援队秘书处介绍,8月29日,刘畅将在当地参加反盗猎展示活动,届时,津巴布韦总统将接见这些反盗猎国际志愿者。 * e( M w' U. C4 L0 `
4 D z% x3 K9 |2 M+ g% o6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