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的密梨一年能卖到过去几年的钱。吃水不忘挖井人,是花岩镇党委、政府真心实意为在我们着想,千方百计帮我们找到了一条致富的路子。我们希望通过《潼南报》表达我们这份感激之情……”日前,潼南报社收到一份由花岩镇花岩村黄永清、文才秀等45名矮株秘密种植户联名写的感谢信。 昨日,小编来到花岩镇,就信中反映的情况进行采访。“10多年前,我们试种密梨,每斤能卖3块多钱。但是看到密梨价格高,我们村一下就种植了3000多亩。没想到密梨糖分重、保鲜期短,又集中上市,价格一年不如一年,从最初的3元多跌至0.8元每斤,我们大受打击,有的砍了树改为种粮,有的干脆外出务工……”黄永清告诉记者,去年,花岩镇党委、政府尝试性举办了梨花节和采梨节,原本已丧失信心的我们就没对党委、政府的这一举措报多大希望。但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对了,两届梨花节和采梨节来的游客很多,我们的土鸡、土鸭、红苕、花生等农副产品非常好卖,更可观的是密梨价格一涨再涨,达到最初每斤3块多,并在梨花节就提前销售,到采梨节时果农足不出户就已经销售一空。 花岩的地理位置不佳,属深丘地貌,土地瘠薄,农业生产效益低。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该镇党委、政府决定以发展优质梨为突破口,倾力打造万亩矮株密梨生产示范基地,建成潼南优质梨“十里长廊”。这一计划得到区委、区政府和区扶贫办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区农委的技术指导下,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全镇已建成优质梨基地5200亩,其中黄金梨3000亩,翠冠梨2200亩。 “因为密梨上市较为集中,再加上运输困难、储存时间短等因素,很多商家不敢大量采购,导致果农大量密梨只能在本地市场销售,卖不出去的梨子甚至烂在地里,导致密梨烂贱。”花岩镇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们坚持农业与旅游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游、采摘游。不仅如此,每年春季,还积极举办梨花节,让密梨既卖旅游钱,又卖果子钱,有两份收入。 花岩镇花岩村的矮株秘密种植户们纷纷表示,今后,一定会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办,带领更多农户发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