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庆市教委获悉,2018年9月前,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小学课时比例11%、乡镇小学课时比例9%、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初中课时比例11%、普通高中108学时标准,重庆全市中小学将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并建设5个美育改革实验区,100所美育改革实验学校。 据了解,重庆市政府办公厅于今年8月10日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当地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育人”战略主题,围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高效发展”,重普及,抓特色,出精品。 因此,到2018年,该市将建设5个美育改革实验区,100所美育改革实验学校。同时,广泛开展市、区县、学校层级美育实践活动,打造300所市级、1000所区县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重点打造一批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100个学生美育实践活动基地、100个市级和200个区县级学生艺术团,认定5000个校级学生艺术社团。 重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将完善学校美育课程体系,建立学校美育工作考核和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新制度。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文化审美与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参观美术展览等美育实践活动表现情况,要作为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重要内容。 同时,将音乐、美术学科纳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试点,积极探索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作为中招录取参考依据之一。 其表示,各学校在按规定开设的美术、音乐课时基础上,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可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区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校本美育课程,比如开设合唱、舞蹈、器乐、戏曲、影视、动画、书画、篆刻、剪纸、陶艺等艺术选修课,学生可根据兴趣自选2至3门课程。 此外,为了进一步支持美育名师成长,重庆区县级美育名师工作室指标单列,市级名师工作室向美育学科倾斜。职称评聘特别关注美育课骨干教师,将美育教师参加各级竞赛展示获奖情况、指导学生参加美育实践活动获奖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和职称评定条件,确保美育教师在评职、评优、评先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