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人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1579|回复: 30

家长群里被老师禁言 双方该如何有话好好说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1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常住居民II

1358

主题

26

回帖

624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6240
发表于 2016-9-13 11: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家住长安华都的李女士最近很烦恼:新学期开学没几天,儿子所在班级家长QQ群就被班主任设置禁言了,除了看老师下发的通知,所有家长不能在群里发言。微信群、QQ群作为当下普遍使用的家校交流平台,老师为什么要禁言?家长该如何利用好QQ群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昨天,记者采访了多名一线班主任老师及校长、家长,看看他们怎么说。

  事件

  家长QQ群被班主任禁言了

  李女士的儿子在江北某小学上四年级。李女士说,自从儿子收假上学,她手机上的聊天软件就24小时待命,主要是每天下午看一看当天作业,或老师所发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

  但李女士发现,只要班主任老师发一条信息,家长们都会接二连三在群里回复“收到”“谢谢”,有的家长还会热烈交流、讨论,气氛很活跃。但从上周四开始,家长QQ群就变得异常冷清,经了解才知道QQ群被老师设置了全员禁言。这让家长们很不解。

  家长们纷纷反省到底是哪些言谈惹怒了班主任。大部分人分析后认为,是一位家长向某学科老师提出了一点教学建议,得到好几个家长的附和,这让班主任生气了。

  李女士说,被禁言后,很难看到孩子平时在校情况,心里没底,很担心很着急。

    回应

  家长不恰当地过早提建议

  家长QQ群是当下普遍使用的家校交流平台,班主任为什么要禁止全体家长发声呢?当事班主任刘莉(化名)昨日向记者解释称:“家长群是用来传递家校信息的,以正能量为主,不能发抱怨、意见,以免个人矛盾公开化、放大化,给人造成困惑。班级QQ群跟班级管理一样,也需要建立合理秩序,不能放任自流。”

  刘莉坦言,确实是有家长在群里给某学科老师提了建议,她才设置了禁言模式。“这位老师是这学期刚到班上的,家长在相互尚未建立起信任前就过早过激地公开提建议,这不恰当,不利于家校顺畅沟通。对家长来说,如果对某位老师有意见可以私聊,因为群聊时你的一句话就会影响所有家长。”

  刘老师表示,自己并未打算一直禁言,只是想以这样的方式提醒家长注意。

  ■家长声音

  家长群禁言

  有人反对有人点赞

  家长该不该被禁言?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中小学生家长。

  家长胡女士:老师的做法有点小气。家长群本就是用于家长和老师、家长与家长之间相互沟通的,仅因为家长发表了几句建议就禁言,当初为什么还要建群呢?

  家长黄先生:如果有家长向老师提建议,也许是家长或学生对老师的做法不够了解,老师更应跟家长多沟通,而不是采取直接禁言这种回避的方式。

  家长张女士:对老师有什么意见可当面交流,或在网上私聊,公然在群里指出老师的不是,就未免太不尊重老师了,应该被禁言。

  ■老师吐槽

  老师一句话后面跟了30多个谢谢

  渝北区某小学五年级班主任王老师说,家长群给工作带来了便捷,但家长们的过分热情也常常会让人不堪重负。我在群里布置作业或发布通知时,经常就有一群家长跟帖说“老师您辛苦了”“谢谢老师”等。

  “班里有30多个孩子,每个孩子的一名家长回复一句,我就要面对30多个‘谢谢’与‘辛苦了’,我如果再一一感谢他们的这些‘谢谢’,就有大量工作要做。”王老师说,所以他现在将通知发送到家长群后就习惯性地关闭对话框。

  群里分享家事 重要通知被湮没

  “闲聊一大堆,重要的通知看不到,真伤脑筋。”今年34岁的张丹既是一名7岁孩子的妈妈,也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孩子所在班级和她任教的班级都开通了家长群,一开始挺方便的,但随着家长们越来越熟,群内“画风”就有了变化,一些家长爱在群里分享家事,一说便是大半天,整个群就被他们的聊天刷屏,有部分家长没看到通知,到了周日交作业有的家长一头雾水。

  张丹无奈地说,最初建群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沟通,这下变成过分沟通,群内秩序还是需要大家维护好。

  家长群变成了拉票群、广告群

   小编采访中还了解到,一些家长在群里集赞换礼品的、为孩子拉票的、打广告的,也让老师很头疼。

  某艺术学校的杨老师说,一些家长群变成拉票群、广告群,已然变味,如有的妈妈在群里邀请大家一起拼团买水果,孩子参加活动或亲戚朋友孩子参加比赛在群里拉票。

    校长支招

  家长群可制定一个“群规”

  江北区玉带山小学校长、高级心理咨询师邹红称,有些家长群“变味”,原因是缺失具体的运行规则,所以作为群主,班主任应制定一个具体的“群规”,让“失控”的家长群回归教育交流的本质,如每天作业布置这些常规信息家长看了可不回复、上班时间禁止向老师发问、不得在群里发广告等。

  对家长来说,利用家长群与老师进行沟通应注意4点:一是老师布置作业或发布通知时,不必应答;二是开学之初尤其新班级刚组建时,不要就孩子向老师提要求,因为老师对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三是不在群里讨论不适合的话题,误导其他家长;四是时间太晚尽量不在群里聊天。

  ■新闻链接

  千万不要做这5种类型家长

  这几天,朋友圈内很多人都在转一篇文章——“别做家长微信群里那个招人烦的家长”,建议千万不要做5种类型的家长。

  1。讨好刷屏型。老师一发话,马上回应:您辛苦了,保重身体。

  2。炫富显摆型。炫耀孩子成绩,晒各种旅游照片……私人照片在朋友圈晒晒可以,发班级群只会引起大家反感。

  3。过度关注型。每天不停地在群中询问老师自己孩子的情况,甚至一个孩子三代人都加入班级群。

  4。发布无关信息型。集赞、投票、卖东西……统统发进班级群。

  5。群里争吵型。孩子在学校发生小争执,家长护子心切,在群里开战。


9 @0 Z) B  S- q6 n7 |- E4 T; Y/ C. \% o5 m8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5

回帖

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5
发表于 2017-7-11 05: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来自 美国
LZ真是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8

回帖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发表于 2017-7-11 05: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来自 LAN
说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2

回帖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发表于 2017-7-11 05: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1

回帖

5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1
发表于 2017-7-11 06: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墨西哥 来自 墨西哥
好人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3

回帖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3
发表于 2017-7-11 08: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丹麦 来自 丹麦
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7

回帖

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5
发表于 2017-7-12 07: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来自 中国台湾
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7

回帖

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5
发表于 2017-7-12 07: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来自 美国
说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8

回帖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发表于 2017-7-12 1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好帖就是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5

回帖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3
发表于 2017-7-12 12: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楼主是超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