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39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超级版主
- 积分
- 5670
|
发表于 2016-9-22 09: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潼南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9月20日召开。区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我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辛国荣同志讲话。王志杰同志就《实施意见》作说明。
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要求全区上下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市委决策部署上来,紧密结合潼南实际,扎扎实实抓好贯彻落实。
全会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决定着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决定着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面貌。在加快潼南科学发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正确认识创新,高度重视创新。
全会肯定了我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取得的初步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科学确定“四个坚持”发展思路,工业突出创新驱动,城市强化科技应用,农业夯实科技支撑,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全会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从总体上看,创新仍然是我区的突出短板,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全区上下务必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努力在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完善发展新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全会提出,加快实施我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及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抢抓成渝城市群和重庆城市发展新区建设重大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创新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突破、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创新人才支撑、创新金融支持、创新生态优化“七大工程”,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发展动力转换,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潼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城市发展新区“示范窗口”提供持续动力。
全会提出,加快实施我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力争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面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重庆城市发展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成渝北线创新高地。科技投入规模持续增长,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创业平台更加多元,科技人才队伍明显壮大,创新生态系统更加优化。
全会强调,加快实施我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遵循和把握五个重要理念,即坚持全面创新,服务发展,把创新驱动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深化改革,优化供给,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坚持需求导向,突出特色,打造具有潼南特色的创新优势,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坚持开放引领,集聚资源,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促进各类创新要素有序流动、综合集成和高效利用;坚持人才为先,强化支撑,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全会要求,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要坚持市场化取向,破解制约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企业创新意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动力,促进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创新投入、创新活动和创新收益的主体。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创新型领军企业发展。坚持“放开、减负、解难、引导”,积极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
加快工业集群创新发展。要切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进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带动五大集群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创新升级,推动“潼南制造”升级为“潼南创造”,打造全市智能制造重要基地。加快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支持引导传统产品升级换代,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型。加大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建成全市重要的天然气综合利用基地。打造表面处理环保全产业链,切实放大产业集群效应。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建设西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新材料生产基地。同时,以科技创新引领产城互动发展,着力建设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
促进农业旅游融合创新。要加大创新力度,着力补齐短板、延伸链条,全力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围绕重点优势产业,建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化水平。加大农产品精深研发力度,着力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业态,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软环境,满足多元化旅游需求。
积极培育一批新兴业态。要围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方向,结合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展更富智慧的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融入创新元素,繁荣商贸业态,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省际区域性边贸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构建全域化电子商务服务网络,推动互联网向各领域融合渗透,建设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加快发展科教文卫产业,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教文卫产业品牌。
大力推进开放式协同创新。要高度重视开放式创新,借助外部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快集聚创新资源,着力把各类创新要素引进来为我所用。推进区域创新合作,积极与成渝城市群有关区(市)县、开发区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共同构建区域开放合作与创新发展新格局。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利用。要着眼市场应用找准研究方向,推动科研项目管理、成果评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激励,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有效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性障碍。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支撑,大力引进民间风险投资基金在潼落户,积极培育本土创投机构,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局面。
壮大创新人才队伍。要坚持以市场机制集聚人才,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引进高级研发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整合用好现有人才。打造优秀企业家队伍,支持企业家组织、服务、主导企业创新活动决策。
优化创新环境。要用好市场机制,注重改进管理和服务方式,强化服务功能。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实行更加灵活的管理机制。优化科技创新的法治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和品牌战略,构建起综合配套的科技创新法治保障体系。推动创新文化建设,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
全会强调,加强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领导。要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机制,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任务,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执行到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科技创新知识,提高科技创新素养,切实增强服务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要加强协调配合,坚持全区“一盘棋”思想,形成推动科技创新强大合力。要完善考评机制,加强督查督办,确保创新驱动发展取得实效。
全会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城市发展新区“示范窗口”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