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39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超级版主
- 积分
- 5670
|
发表于 2016-11-16 09: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重庆市地震局15日介绍,“重庆市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正式启动建设,通过国家和重庆市两级投资,将新建和升级改造 405个地震台站、1个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中心,最终将建成一个由台站观测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技术支持与保障系统 组成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地震发生时,破坏性地震波以每秒几公里的速度扩散。如果能争取几十秒的时间,可以让高铁制动、飞机转场、停止手术、紧急避险。未来,重庆就可以争取这几十秒。
重庆现有地震台站29个,待项目建成后,地震台站将达到405个,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地震台站平均台站间距可以达到15千米左右。台站的间距越小,地震监测能力越强。精确地预报地震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这个项目所能解决的是地震预警,而非预报,两者之间有着重大区别。“预报”是在地震发生前,而“预警”是在地震发生之后。市地震局副局长王强介绍,项目建成后,可以提前5-30秒预警地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如果这几十秒的时间利用得好,将一定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
地震预警信息将会集时间、地点、震级三要素实时发布。具体而言,提前5-30秒预警地震有多大作用呢?例如,在汶川地震期间,重庆某学校出现了人员伤亡。地震发生之后,破坏性地震波从震中到达重庆需要一定时间,而这段时间就是减少伤亡,引导学生紧急避险的关键。也就是说,地震发生之后提前几十秒对周边预警的重大意义在于,能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学校知道险情,并让学生们避险,这类悲剧就不会出现。
项目建成后,一旦有地震预警信息,如何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息更为关键。王强介绍,该项目能为中小学、政府应急部门、新闻媒体和企事业单位、重大工程等提供预警信息接入。也就是在这些地点安装预警信息终端,第一时间接收预警信息。此外,还能为公众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烈度速报和预警信息示范应用服务,争取赢得避震或紧急处置时间。地震预警信息之所以意义重大,还不仅限于争取的几十秒时间,关键是还能让人作出准确的判断。如果没有预警信息,人的反应是这样的:发生-异常-判断-确认-决策-避险。而有了预警信息,人会直接避险。
地震烈度从1度的“无感”到12度的“山川易景”,目前还需要人为核定。项目建成后,可以形成精确的地震烈度分布图,为救援、决策争取时间。有地震记录以来,重庆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6次。重庆还易受到周边地区强震的波及。如“5·12”汶川地震,重庆有建筑物破坏和人员伤亡;2013年芦山7.0级强烈地震,重庆地区震感明显。
项目建成后,重庆发生3.0级以上地震后,1~2分钟内能给出地震参数自动速报结果;发生5.0级以上地震后,2~5分钟能提供乡镇级行政区划单位地震烈度 速报信息;10分钟内能提供精细化地震烈度分布图。震后15分钟内能提供多个周期点的加速度反应谱和速度反应谱空间分布图,震后24小时内能给出震源破裂 过程反演结果和大震烈度速报结果。地震烈度速报可为重大工程判断破坏地段和估算灾害损失提供依据,提高抢险修复效率,减轻间接灾害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