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6.95亿,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移动互联网发展推动消费模式和经济业态不断创新变化。 而随着春节将至,为了“年终奖”,骗子们一如既往地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随着春节期间发红包、买年货、购车票等消费频率增高,手机移动支付诈骗则成了高发区。 日前,腾讯金融支付举报平台“腾讯大金融安全”公布了2016年度15座城市移动支付用户受骗分析报告(下简称分析报告),揭秘春节期间高发的五大移动支付诈骗手段。《报告》显示,2016年成都、北京、广州是移动支付用户受骗金额最多的前三个城市。 网上支付年均增长14% 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4.75亿,年增长率为14.0%。购买过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为9890万人,相比2015年底增加863万人。 同时,网络安全事件仍然对大部分网民构成影响。数据显示,2016年遭遇过网络安全事件的用户占比达到整体网民的70.5%,其中网上诈骗是网民遇到的首要网络安全问题,39.1%的网民曾遇到过网络安全事件,此外还有账号或密码被盗、个人信息泄露等。 21岁至30岁之间最易受骗 分析报告认为,常见的移动支付骗局,多以“诱骗支付”的方式来侵害用户。春节期间尤其提防以下五大支付骗局。 在网购中,人们容易认为女性是容易上当的人群。不过分析报告却指出,在移动支付诈骗中,男性更容易上当,占比54.79%。其中,上海地区(57.21%)、西安地区(52%)、长沙地区(54.12)、杭州地区(54.84%)的男性受骗者都要高于女性。 分析报告还指出,在所有年龄段的用户中,20至40岁之间的移动支付用户最容易上当受骗,占比高达58.16%。 五大移动支付骗局 1小心假红包,眼疾手快容易中招。近期一种“付0.1元抢红包”的骗局正在盛行。骗子将AA收款页面文字伪装成红包页面,以“支付0.1元”的噱头引人上当,实质上是支付了AA收款。 2朋友求帮忙,需先核实身份。骗子盗用社交账号,随即向账号内的用户求助借钱,或要求话费代充值、代付刷单等,同时向其提供ATM转账截图博得信任。一旦手机支付转账给骗子,骗子会立即撤销ATM转账。 3警惕网购“超低价”商品,可能遭遇“不发货”骗局。骗子利用“贪小便宜”心理,在网购平台上发布一些“超低价”的手机、珠宝、机票等商品,一旦买家支付或转账,卖家即刻销售,或者发送假货来充当商品。 4假兼职刷单,真骗钱。骗子会以为电商卖家刷信誉和销量为噱头招募兼职,让网友购买某样商品,承诺返回本金并给予奖励。期间就会以各种理由诱骗用户多次支付购买,甚至还骗取支付保证金、代理费、服装费等费用。 5冒充客服进行诈骗。骗子主要以办理业务为由,发送木马/钓鱼链接尝试盗取网友的社交账号密码、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然后凭借技术手段盗刷银行卡;有的则是发二维码诱导网友退款、支付相关费用等。
2 h+ u& u/ R5 B" b) g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