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人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5397|回复: 0

深到骨子里的成熟,是从不做这件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82

主题

105

帖子

209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1
发表于 2017-8-29 07: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 来自 中国四川
我们不了解对方的处境,很难理解对方的态度。有时候“关心”过度,反而更让人觉得反感。# [$ m2 v- ~$ i5 C1 w4 ]$ [7 w
深到骨子里的成熟,就是“我知道、笑一笑”,不评价他人,不多管闲事。1 g  o! p9 M- {7 R
人生有四大多管闲事:扶烂泥,雕朽木,翻咸鱼,烫死猪。8 n$ Q( K. N4 Q7 D1 J& B
9 C5 f0 t. a) P5 Y) |
烂泥躺得好好的你非要把人家扶上墙;朽木腐得好好的你非要把它雕成才;咸鱼躺得好好的你非要给人家翻一翻;死猪死得好好的你非拿开水烫人家。/ @  F1 S0 V; z7 D3 e: |/ ^
每个人的生活不同,不要把你的那套价值观强加在别人身上,最好的礼貌,是不多管闲事。
6 o" z/ Q" m# V0 v  a0 S* U( Z分清自己与他人的界限,不是分内之事不管,他人私事非邀请不管,不危害社会公利的事少管,是修养。; K3 e* g$ v. f! x* l
+ }3 q$ \$ j+ O8 e2 a
161e04e621c7792a042672d0d9b6977f.jpg 2 a) \% Y9 ~4 t: c$ _; _% g
$ i; I9 `7 l( ]$ ^1 q
- 01 -; j% {3 l6 A# q) q' w2 {  r
多管闲事,给别人添麻烦、惹人厌还只是其次。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自以为聪明,站在高人一等的地方指指点点。
" W; G. Y- R+ v' @# X7 Z' L历史上最有才华,最多管闲事,死的最可惜的人莫过于杨修了。
; r. j+ K! n  i* |$ }* W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想聚集兵队兵,怕马超拒守。想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
: o9 ^1 E! d! _$ g正碰上厨师进鸡汤。曹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6 k% f# ?9 U7 s; t
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4 ^4 M% ^+ }! c" f( g9 d
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让随行士兵收拾行装,准备撤兵。夏侯惇大吃一惊,于是请杨修至帐中问道:“您何收拾行装?”
" F- J0 {% I. H5 q: |杨修说:“从今夜的号令来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都。鸡肋,吃起来没有肉,丢了又可惜。如今进兵不能胜利,退兵让人耻笑,在这里没有益处,不如早日回去,来日魏王必然班师还朝。因此先行收拾行装,免得临到走时慌乱。”
  r5 v  s2 J# o4 O, b夏侯惇说:“先生真是明白魏王的心思啊!”然后也收拾行装。于是军营中的诸位将领,没有不准备回朝的。
; {! N! T) U# N3 b) @当天晚上,曹操心烦意乱,不能安稳入睡,因此绕着军营独自行走。忽然看见夏侯惇营内的士兵都各自在准备行装。
0 w9 \* u: f4 h) q: H; a  y曹操大惊,急忙召集夏侯惇问是其原因。惇回答说:“主簿杨祖德事先知道大王想要回去的意思了。”曹操把杨修叫去问原因,杨修用鸡肋的含义回答。
1 J5 f, u! @5 E* ~1 z8 q: [曹操大怒的说:“你怎么敢乱造谣言,乱我军心!”结果,曹操以妄测圣意、扰乱军心之名,将他杀了。$ s' D  A4 ~9 C$ U
曹操若想明说,“收兵”二字自己不会说么?杨修恃才放旷,才自作聪明做不该做的事,说不该说的话,落得个英年早逝的结局,难道不是多管闲事之祸?
! I! |4 C* \! f. [* G3 u2 x* o天下本来无事,管的人多了,便成了事。少管一些闲事,还生活一些清净。
2 G7 t. U  V3 X" f- G6 D
( x  f$ Z8 Z/ @ 434953700f0a96d218ad4eeb464a4c50.jpg . t$ n/ i9 U9 E/ M5 R
5 q+ J2 Y- d9 o+ R) f8 Y
- 02 -
0 q0 i7 h: h1 X& j' b, m: B与杨修不同,唐代有个名叫娄师德的人,非要事不管,从不将闲语放在心上。
  W" {# d/ J! B一次,他走在街上,忽然听到有人指名道姓地骂他是畜牲,他假装没听见,直接走了过去。
8 Y" b* O7 ]& e* r0 A3 }他的随从实在忍不住,就说:“老爷,别人骂你,你没听见吗?” + h  G* Q. a; [8 w5 G: |  v1 _
娄师德说:“他是骂别人吧,你听错了。” . N/ x! v* U+ v8 p9 i1 k: @
随从说:“他明明叫着您的名字辱骂,怎么会听错呢?”
/ N9 b& E% o- O9 O1 H娄师德说:“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他是在骂另一个娄师德。”
! a3 l1 w8 E. F" L, v# X8 |/ {这时,那人越骂越凶,随从忍无可忍,又说:“老爷,那个人又在指着骂您是畜牲,连禽兽都不如……”
, B0 S4 K8 E) n. J! k# l5 i娄师德打断他的话说:“他骂了我一句,你又对我重复一遍,你不是也在骂我吗?不要多管闲事。”7 j! N" c% F7 A3 u; r, J0 a* D
郑板桥在《赠君谋父子》中写道:
! S( L7 {0 n4 U3 {# R! d; {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5 i0 n* j/ h' X5 k# E
世上多的是无关紧要的人和事,与其被琐事扰得焦虑、烦忧、气恼、悲愁,不如开阔眼界、修养身心,不管闲事的人,心中总比别人更多一分春意。: h; d5 ^, X- V

- S9 Y$ a+ U1 H9 q 144d41b4674e93082ffc7c8baf32874d.jpg
7 B2 f* w, _6 g8 t0 D+ R  }
. m, J9 \1 j7 Z/ z4 d- 03 -
* d  e4 l# ]3 E+ t+ F% c+ P+ T1 ]# T; _
有两个寓言故事想必大家还记得,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
5 n6 O" T6 d1 T6 @, r东郭先生遇到一只被猎人追赶的狼,明知道狼是食肉动物的,爱管闲事又内心仁慈的他想救狼一命,便让它蜷缩着身子钻进自己的书袋。猎人骑马远去后,他经不起狼的花言巧语,把狼放了出来,结局就是狼张牙舞爪地扑向东郭先生。$ s; P% h' y; u/ d/ _( F# c
而在农夫与蛇的故事中,冬天农夫发现一条蛇冻僵了,觉得它很可怜,善心大发,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为它捂热。蛇温暖苏醒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农夫一命呜呼。1 r0 T3 g4 Y3 H
东郭和农夫如果不多管闲事,自己走自己的路,那么他们也不会受到恩将仇报的伤害。
' J3 t& Z* [8 |% P& o& Z4 u虽然寓言故事已经过时,但其中的道理依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 q" r4 [+ n0 t. X! M不分黑白对错、不辨真假善恶的帮助,不一定会收获好的回报。+ t1 z! I3 m( V6 Q
当然,不多管闲事,不等于拒绝提供任何帮助,而是我们的帮助与关心是有原则有底线。+ |+ z9 _. D. z
如果是自己的亲朋好友确实需要你两肋插刀提供关心帮助,或者看到某件事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而自己可以力所能及做点什么,那么建议你管,因为你的善良与帮助对他们是有价值的。
: @6 V" j1 _; J( r. Q
/ o0 D- G$ b$ S) c  N2 w/ ] c3dd2b305846a0d17915d9dd73d78138.jpg
( F$ [6 C4 [2 Q4 x& ~
9 b0 a9 `9 o3 B0 a+ G" r- 04 -: }8 e0 g7 `4 ~4 Y& b! h

: f8 V5 \7 L! z9 |. r《事林广记·警世格言》有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T2 w8 m9 {9 L2 Z/ x
每个人各有自己的生活取向和价值选择,不要作他人生活的上帝。分清自己与他人,不用自己的生活去丈量他人的生活。你看到的是四角天空,也许骏马有更广阔的草原。5 w" s% m7 m# D
佛教有个词,叫悦纳。我们认可自己的生活,也要愉悦地接纳更多样的生活方式。
# Y1 n! H2 S  C深到骨子里的成熟,是让自己和他人,都保持舒适的状态。4 ^, w' l9 X1 ^, Y2 A- m9 {
不多管闲事,不强行干涉他人生命,是对每个生命最大的尊重。只有玫瑰和茉莉一同开放,这个世界才会如罗素所说,有参差多态的美。来源:文学宝库8 ]9 H, P1 v; ^$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