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人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0335|回复: 0

有一种诗词,叫做相见恨晚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22

主题

19

回帖

13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69
发表于 2017-9-29 06: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景德镇 来自 中国江西景德镇
一、《寄黄几复》
; _9 K& b0 K: m 【宋代】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H( l; w6 r8 z1 Y3 N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这首《寄黄几复》,称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T: ]! P% w% F) ]二、《离思五首·其四》2 \, y+ @- r3 E: W: M6 h: }
【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4 {$ M: W  ~& y3 ?. d  S& l$ j; Z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8 c9 O0 Z$ b" `8 D# s
三、《送别》 - Z! m$ O4 h0 d! Q% J+ Z
【唐代】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 N7 I3 l& l+ A  Q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0 V* k/ f( Y# s& \4 o! z( P; L: y+ Y. m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 L% V8 x! V' n, V0 c3 B四、《蝶恋花·出塞》  【清代】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这是一首出塞词。将豪放之情寄寓在婉约之形中,这种风骨,自有词以来,除了李煜、苏轼、辛弃疾之外,也就要数纳兰了。无怪乎王国维先生评价纳兰性德的词是:北宋以来,唯一人尔!
5 U' T& J  N; \6 L7 E
$ L1 f+ q8 B9 l/ `# y9 V9 h4 r 33ff397498d93135be575f3da14ac8fa.jpg 9 p  N: g4 ~) Y# k. V
4 D. {2 P& w! ~6 u7 ~4 D$ v$ z

' M6 \1 Q( m2 I* e! O& Q  K# @五、《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M0 v5 p$ b  {2 h$ n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妻子卢氏多才多艺,和他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他对这位妻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可惜的是“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这首词就是纳兰性德为悼念亡妻卢氏所做。词中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寻常的往事不能再现,亡妻不可复生,心灵之创痛也永无平复之日。其中有怀恋,有追悔,有悲哀,有惆怅,蕴藏了复杂的感情。   / V3 R) J+ w$ ~& _2 a7 t
六、《虞美人·听雨》  【宋代】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9 i. N5 V/ N( M' _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是一首小令,却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谓言简意赅。它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因受国亡之痛的影响,感情变得麻木,一任雨声淋漓,消解了喜怒哀乐……而其深层则潜隐着亡国愁情。
8 U% K6 l( z; E3 r$ |七、《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n  D+ @4 y, A* y* u3 Q! I
【宋代】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e  U/ J" U4 l1 a% ?+ e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0 k. X8 m# a7 d2 q  q: p! ?八、《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R0 h, S$ }2 Y, f' b9 c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世间总有太多的伤感和遗憾。世事在变,沧海桑田。回眸寻望,昔人都已不见,此地空余断肠人。滚滚红尘,茫茫人海,佳人无处寻觅,便纵有柔情万种,更与何人说?   
$ G! r6 ]2 H; ?* X5 ]( r8 _ ee640d9d9da677ea551983c36643221a.jpg   ^) E( Y* b: S. p. N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