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人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0947|回复: 0

潼南: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16

主题

83

帖子

3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3
发表于 2018-8-19 20: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4e3a41a67c0d2210f604b3ab87587419.jpg


2bb79b6d80b58cb6a342cba83fc087da.jpg

8db9b3aa19c158328d7104c34ef85dc1.jpg

59bce6759b5fd16bb9e0fcd0f54d642e.jpg

a4673e0ddf8784be967d10c0f84e53da.jpg

近年来,潼南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大力发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5年,潼南在试点“全市政府购买农村公共文化演出服务”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新增政府购买“艺术培训公益服务”“网吧公益服务”“品牌文化服务”“传统文化服务”,形成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1+4”项目。该项目被纳入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创建项目。
  经过3年努力,我区在创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1+4”项目建设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显著,文化惠民服务持续发力,有力助推了乡村文化振兴。村级演出服务 让群众多看戏看好戏 “大家动作快一点,赶紧换好衣服,演出马上开始了。”
  近日,记者来到梓潼街道卫星村,正好赶上卫星村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文艺活动下村演出。临时搭建的舞台前,早已聚集了不少村民。大家目不转睛地观看台上演员的生动表演,时而动情哼唱,时而捧腹大笑,雷鸣般的掌声和欢笑声久久地在空中回荡。
  “农闲时来看文艺演出,这些节目既好看又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村民王大爷开心地告诉记者。
  台前欢乐一片,台后也是热闹非凡。只见十几名演员正紧张有序地换服装、化妆,丝毫不敢懈怠。区火苗舞队队长全小红忙着安排演员做准备工作。“我们民间文艺团队,由政府购买村级公共文化演出服务,每年平均演出38场。像我们这样的民间艺术团,在全区有31支。”全小红自豪地说,我们团队的演员们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表演经验丰富,参与热情高,大家都特别乐意深入到各个村社,为父老乡亲带去文化熏陶。
  和全小红一样散落在社会上的民间文化力量,既有专业素养,又怀有对文化的热爱和热忱,如何利用并发挥好作用?潼南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
  “我们通过购买‘农村公共文化演出服务’来整合力量,出台了《潼南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1+4’项目督查工作方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运行管理机制,对政府购买演员人数、演出时间、节目类别、数量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区文化委主任何胜君介绍说,“订单式”服务,让百姓“点菜”、演员“下厨”,满足群众“要什么,送什么”的愿望。
  各民间艺术队以农村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乡村文化为依托,创作并表演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乡新变化等为主题的歌舞、戏曲、小品等。
  如此的“订单式”服务,把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彩节目配送到了城乡居民身边。近年来,我区每年向民间文艺演出团队购买服务3372场,观众达105万人次,将文化服务延伸到农村基层末梢,村社田间地头,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衡化、便捷化水平,为乡村振兴奠定了文化自信。艺术培训公益服务 把艺术种子播撒在农村大地上    “稳住气息,对,就是这样。”在古溪镇小学,七彩琴韵艺术培训中心的谢丽老师正在教授学生们吹奏葫芦丝。同学们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老师,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解吹奏技巧。
  “我每周都会用一天时间到古溪小学来教课,孩子们对学习艺术非常感兴趣。能帮助到他们我也感到非常开心。”谢丽告诉记者,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缺少关爱、不自信的问题,许多孩子拥有艺术梦想却无法实现。艺术教学能让他们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还可增强同学们对学习、生活的自信和勇气。
  除此之外,艺术培训中心的老师们还把舞蹈、乐器、书法、声乐等艺术形式带进了各个乡村小学的课堂上。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开拓孩子们的视野与想象力,让乡村的孩子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艺术教育。
  “我们把政府购买‘艺术培训公益服务’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到部分中小学,以需求为导向,由文化部门牵头实施、教育部门组织对象、工青妇提供场地、艺培机构提供老师、文化馆监督指导,针对有艺术梦想的贫困学生及留守儿童开展培训。”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艺术培训公益服务”开展以来,两年共购买12886课时,受众人数414人。它播撒的艺术种子,让城乡的孩子们共同沐浴在艺术教育的阳光下,慢慢地生根发芽。网吧公益服务 让群众真正得享实惠 近日,记者走进凉风垭千峰网吧,看到70岁的张爷爷正襟围坐在公益电脑前,专注地上网查阅资料。“这项政策真是为我们提供了方便,我经常过来浏览潼南政府网,既方便我们关注潼南的民生实事,还能学到一些计算机知识,我们老年人也不落伍啊。”张爷爷一边上网一边笑着说。
  “像张爷爷这样前来享受公益服务的市民还有很多,主要以中年及老年为主,他们大多数都是查养生资料、看新闻报道,或与外地子女聊天。”千峰网吧的网管告诉记者,自从加入“政府购买网吧公益服务”项目后,千峰网吧积极响应,专门为老年人和农民工群体提供了3台公益电脑,以便他们查阅资料。市民只要拿着有效证件,在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间,到指定网吧进行登记,就可以享受至少每人每天两小时的免费服务。
  记者从区文化委了解到,按照城市人口分布,区文化委在城区内遴选了5家网吧,作为政府购买网吧公益服务点。网吧重点服务农民工和老年人特殊群体,承担政策宣传、时政新闻浏览、优秀文化传播、在线阅读、培训、图书借阅等社会服务职能。
  “两年来,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触角延伸、数字信息化服务上档升级。购买“网吧公益服务”达10万小时,电子阅读上网6万余人次、培训近4千人次。”区图书馆馆长胡祖国告诉记者,我们搭建网吧公益服务项目网点,是为进一步繁荣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潼南区城乡文化均衡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群众得享实惠。品牌文化服务让城市与乡村文化融合互动   在外滩国际城,火爆的“百姓大舞台”在这里如期上演。台上演员卖力演出,台下观众热情高涨。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轮番上演,让市民亲身感受到了本土民俗文化的魅力。
  在“百姓大舞台”上,周辉用3个月时间将自己从一名“粉丝”转化为区火苗舞队演员,身份的转变得益于政府购买“品牌文化服务”。“政府购买品牌文化服务,要求演职人员20人以上,每场演出时间不低于1个半小时。”周辉说。
  由观众变演员角色的转换,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为城乡群众搭建自我娱乐、自我表演、自我教育的百姓大舞台。文艺团队通过政府购买、惠民演出平台,把自己编导的节目送到群众身边,形成了天天有演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年年有主题的浓厚文化氛围,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看戏难的问题。除此之外,政府采取集中培训、到团辅导、汇报展演、对外交流等方式,培育和扶持了相对稳定、具有一定水平的民间文艺团队,培养乡土文化演艺人员和创作人才,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骨干力量,深受百姓喜爱。而这,只是潼南品牌文化服务的冰山一角。
  “3年来,全区利用流动舞台车向社会力量购买文化演出品牌活动312场次,观众人数达350万余人次。”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如今,精彩纷呈的“周末大舞台·有才你就来”走下去,火爆乡村的“和美潼南·舞动乡村”动起来,多彩的“品牌文化活动服务”在城乡全年连成串,周周不断线。品牌文化服务,使之成为“政策宣传的窗口”“才艺展示的舞台”“文化惠民的阵地”,百姓舞台百姓演,真正实现了群众文化共建共享。传统文化服务 让传统艺术在乡村生根开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5000年的历史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潼南一直致力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区戏曲协会亮相CCTV—15和CCTV—4,录制了渔家乐、变脸、吐火等剧目,展示了潼南川剧的风采;2018年央视元宵晚会上,我区女子狮舞表演作为固定民俗文化节目登台表演,让传统艺术焕发生机。
  “让传统文化服务植根乡村沃土,勾起乡愁记忆,使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传承与发展。”区戏曲协会主席陈立根说,协会将川剧表演作为专为百姓定制的公益文化服务项目,老艺术家们对待每一次的表演都一丝不苟,精心设计、认真编排,力求做到群众满意。
  近年来,政府通过购买传统文化服务和品牌文化服务,采取创作、普及和推广的方法,探索出了保护、传播、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的载体平台。“政府通过购买狮舞表演,使原本松散的团队重新聚集、焕发新活力,如今狮舞已经发展到10个传承基地。”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如今,潼南通过政府购买“传统文化服务”,让传统艺术在乡村生根开花,狮舞、彩龙、五节龙、扯扯灯、莲萧等优秀民间传统艺术纷纷登上了群众文化大舞台,使文化大舞台更加绚烂多姿。
  政府购买的一系列公益文化服务,将文艺演出、艺术培训、网吧服务等送到了城乡各地,送给了各类人群,实现了公共文化资源下移、服务下沉,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城乡、群体的均等化,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区已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42248.4平方米,万人拥有590.3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化、标准化、均等化。文化体育中心、三块石文博园建设如火如荼,文图博场馆达标升级、文图总分馆建设如期推进、“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让阅读不“打烊”,固定电影放映厅成为乡村娱乐新“时尚”。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微信图书馆、手机移动图书馆,公共文化物联网精准配送,“全民阅读”让文化自信更有底气。“花漾潼南”、“水韵潼南”和“田园潼南”系列活动,吸引30余支演出团队、3000余名文艺志愿者参与,社会力量激活公共文化服务,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来源:潼南网、文明潼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