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关是打开家门最先进入视线的地方,是家里的第一道风景线,所以作为家的“门面”,玄关装饰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着能否给他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进门玄关怎么装饰?很多人都乐意在玄关处挂幅精美的字画作品,简单而不失内涵,还能够展示主人的品味。那么,玄关适合挂什么画呢?; T9 F4 [ b, [% K( A, C% T
玄关装饰挂画,花鸟画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是不可多得的是装饰佳品,花鸟画所描绘的花鸟鱼虫之乐,别有一番趣味,还极具装饰美,更重要的是一些传统题材还有极好的寓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搜罗了几款适合玄关挂的花鸟画,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4 e7 s2 |8 [- [- N, l v" K第一款:花开富贵牡丹图
% ?. O6 o( C1 \& @: M9 S“阅尽大千春世界,牡丹终古是花王”、“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从古至今,文人对牡丹的赞咏之词浩如烟海。人们之所以喜欢国画牡丹,不仅仅是它那姹紫嫣红的花色、雍容华贵的气质,更在于它是集颜值、寓意、风水于一身的中国传统吉祥挂画!
" ]0 q+ P/ p8 D2 _4 V u6 D石开三尺竖幅牡丹图《富贵花天授,群芳不敢争》(作品来源:易从网) 富贵花天授,群芳不敢争。石开老师绘一丛春韵牡丹,娇艳欲滴,妩媚的墨色,多变的笔法,以及由此而塑造的生动形象,都流露着优雅热烈的情致。画面上的牡丹花冠硕大,花蕊如金,红花绿叶,娇艳富丽,给观赏者留下极美的艺术享受。一进家门看到这样的画作,心情自然愉悦欢畅!! Z. T# V! H2 A8 S
第二款:傲骨迎春梅花图: u# w' d I4 F% A. z7 _1 S1 B( v* A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她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其赞美,更因其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而且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 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 l! X. M% V$ [9 n2 g6 `( Y7 J1 ?
石开四尺竖幅国画梅花图《傲雪迎春》(作品来源:易从网) 艺术家们经常将喜鹊与梅花画在一起,喜鹊是吉祥的鸟儿,在农村见到喜鹊叽叽喳喳的叫,老人们就会说“最近又会有喜事临门了”,“宁肯听喜鹊叫,也不听老鸦笑”从则面反映了人们对喜鹊这种吉祥鸟儿的厚爱。画面上满树红梅绽放,在墨枝的衬托下明快而不张扬,一对喜鹊依偎在一起陶醉于眼前的盛景,红梅喜庆,喜鹊更寓意喜事来到,如此画作挂在玄关处,不仅象征主人的品质高洁、品味高雅,而且可以调节家中风水。! E0 c6 \" U: \2 C
第三款:步步高升竹子图: c6 [. W$ ~# q4 y
中国竹文化是代表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是汉民族的品格、禀赋和精神象征。从古自今,中国人喜爱竹子中空有节、竹枝坚韧挺拔、竹叶常绿不凋等自然属性,竹子亦常被喻为高风亮节的君子。所以很多人在家中悬挂竹子画,借以表现自己卓尔不凡的情趣或者作为品德的鉴戒。4 P& ?: B) y- H: l! l
石开红竹图(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作品来源:易从网) 魏晋之后,竹从一种文化意义演变到了一种民俗的意象,例如“竹报平安”常用来祝福平安吉祥、大吉大利;“步步高升”常用来祝福职位高升、人生富贵;此外,画家还常常将竹与梅花、喜鹊画在一起,更有爱情长久、幸福美满的美好寓意。所以玄关挂竹子图还非常吉利。
6 M5 d5 e7 O' l: U4 d0 m第四款:清洁高雅荷花图
( ]4 j# }$ P* A. H5 ]3 Q4 [5 E周敦颐在名篇《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具有"花中君子"的美誉,象征着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如此一来荷花图用于玄关装饰也是表达主人高尚品质的表现。
1 p8 m& n4 B; ^ Y; c2 b @" N* ?8 R石开新品四尺竖幅荷花白鹭图《圣洁无暇》(作品来源:易从网) 石开老师的这幅《圣洁无暇》,描绘了绿肥红瘦的的荷塘景色。画面上荷叶交叉,浓如伞盖,红荷亭亭玉立,粲然绽放,二只白鹭立于荷叶丛中给人以温馨和谐的美感,同时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荷的世界融为一体,表现出大自然的和谐美感。一进门玄关挂上这样一幅画作,定给人美不胜收的视觉冲击。2 M6 q/ a, {, \( P+ m1 L
以上作品均出自易从网签约画家石开老师之笔,那石开老师到底是何许人也?
( m, Q! b* b) h6 t石开,原名张佩华,字石开,山东人氏,书画世家,系文化部评定的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礼书画家。他尤其擅长写意花鸟题材,所画花卉,色丰态媚,浓中显淡,淡中显贵。无论画牡丹、还是梅兰竹菊、荔枝鱼、国画梅花、国画竹子、国画荷花等,既有传统笔墨底蕴,又合乎现代人审美要求,色、光、态、韵,各臻其妙,清纯感人,雅俗共赏,深得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喜爱。( _! w7 @2 {( S( T G! [
6 B3 ?2 e: m% B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