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数百名兼职人员,注册500多家网店,然后以每家80—200元的价格,转手倒卖给福建莆田等地的经营者。由于从事刷单炒信和虚假认证,日前,重庆宇佳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被重庆市工商局南岸区分局查处,并向其发出行政指导告诫书。据悉,这是全国工商系统查处的网络交易平台虚假认证第一案。 图来钱快 找人注册虚假网店 虚假认证就是互联网世界里的冒名顶替,不法份子利用批量注册产生的垃圾账号,利用非本人的身份信息,给这些账号披上看似实名的马甲,而在背后实际掌控这些账号的人却不是认证资料载明的主人。目前,虚假认证已经形成规模庞大、分工严密、组织成熟的灰色产业链。 通过工商部门经济户口调查显示,重庆宇佳盛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14日,经营范围为商务信息咨询、企业营销、软件技术推广及服务等。 法人牟某供述,之前他将注册的淘宝店铺卖给了一个福建商人,感觉这种方式赚钱快,不犯多大个事,于是从2016年1月开始专门注册淘宝店,再转手倒卖。 为了找人注册网店,宇佳盛公司在学校、社区和网络上发布大量兼职广告,招聘了数百名兼职人员。兼职人员的工作是在网上注册账号,对方只需带上身份证、银行卡,手机能够正常视频和拍照。 80元便可买到一个“实名认证”网店 宇佳盛公司会给每位兼职人员提供一个用专门软件注册的垃圾邮箱,指导他们用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银行账户注册网店,可获40元报酬。如果通过后续认证,还可获得更多报酬。工作一天就可完成,收入在40—130元不等。 兼职人员只负责注册和认证,不清楚店铺去向,更不知道这些用自己身份信息注册的网店,最后到底做什么用。 牟某透露,他也不知道这些网店的最终用途。福建莆田有个商人蒋某,以每个80元的价格,从他手上买走了100多个网店。 经调查,福建莆田等地的经销商涉嫌利用这些网店销售高仿服装、鞋帽等商品,有的还从事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对互联网交易生态构成严重危害。 工商公安突查 该公司虚假认证倒卖账号超500个 4月20日,南岸区工商分局、南岸区公安分局联合对重庆宇佳盛信公司进行突查,发现其办公室有10余台电脑,数名工作人员及大量公民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身份证号、手机号、支付宝号、QQ号等,除了从事虚假认证,还组织人员为店铺刷单炒信。 工商执法人员将该公司主要涉案人员带回询问,同时对涉案文件、账本、电脑等关键材料进行了扣押。通过嫌疑人笔录和现场各种证据,确认其注册的虚假网店中,7个店铺存在刷单炒信行为。 与此同时,根据对该公司电脑硬盘数据进行挖掘,对其经营数据进行回流分析,执法人员发现该公司虚假认证、倒卖账号超过500个,其中2个账号涉嫌诈骗案件,目前仍在侦办中。 南岸区工商分局已对宇佳盛公司刷单炒信的违法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并发出《行政指导告诫书》,告诫其即时纠正上述行为。 在这类网店买到假货 消费者难以维权 南岸区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民身份信息的规范、合法应用,保障了互联网账号与其所有者、使用者的统一,是电子商务有序发展的基石,更是整个互联网生态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通过虚假认证,不法份子可同时以数以万计的不同“身份”,出现在各大互联网平台。 工商部门在监管中早已发现此类网店虚假认证的行为。虚假认证对工商监管造成了巨大障碍,工商部门难以核实真实经营者的身份,难以查找到真实的违法嫌疑人,为网络制假售假、网络欺诈等系列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逃避了监管部门的监管。 消费者在这类网店买到假货,由于找不到真实的店主,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维权困难。对监管部门来讲,由于无法核实店铺真实经营者信息,即使行政管理部门查封了该店铺,但也无法制止其继续从事此类违法行为。 律师建议通过立法 建立网络经营准入制度 虚假认证之所以有广泛市场,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法律法规没有强制网店办理工商登记,造成网店实名制无法落到实处。 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律师单任表示,对于虚假认证的行为,由于立法滞后导致行政机关监管的困局。要解决这一难题,须通过立法,建立网络经营的准入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监管体制,从而做到有法可依是非常必要的。 另一方面,对于提供个人信息用于虚假认证的个人,其个人信息安全将面临很大的风险。目前倒卖和滥用个人信息的问题非常突出,一些关键信息的泄露甚至会导致其个人征信记录受到影响,严重的可能还会承担法律责任。
. j3 v9 Y/ w; F+ `#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