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u" O- b. I( A" O- U+ ~+ K/ w$ v8 _+ Y! K
* |* O' F- t9 W7 Y
/ C8 E& w( }( { U1 w1 }9 B 据知情人士称:听说过心脏起搏器的人或许很多,但你听说过膀胱安装起搏器吗?四川达州的刘大姐10年来如厕成为她最头疼的事,因为每天都得往厕所跑20次以上,为此焦虑无比。最近,西南医院为其完成重庆市首例 “膀胱起搏器”置入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今(5)日顺利出院。 每天跑20多趟厕所 频率大到无法出门 家住四川达州的刘大姐今年47岁。2006年起,她便很少出门。那时,她开始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白天小便次数15—20次,夜间3—6次。 “随时都有可能找厕所,晚上完全没法睡,精神恍惚,长期都在焦虑这事。”刘大姐说,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她还为此长期服用抗焦虑、夜间镇静等药物。 今年6月初,刘大姐前往西南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确诊的病症把她吓了一跳:膀胱过度活动症。 “刘大姐对药物治疗不敏感,只能通过外科手段进行治疗。”西南医院泌尿外科教授周占松说,医生们讨论后决定,为她安置一个“膀胱起搏器”,既可以有效缓解尿频、尿急,如果出现不能适应的情况,还可通过简单的手术将其取出。 6月24日至7月3日,经过第一期的测试和第二期的永久置入手术,“膀胱起搏器”被顺利置入刘大姐体内。今日出院时,刘大姐白天的排尿次数减少到4—6次,夜间0—1次,完全恢复正常。 西南医院泌尿外科副教授沈文浩表示,中年人出现起夜多的症状,其实并不是正常的衰老现象。据介绍,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一旦出现尿急后常不能控制地漏尿。根据2011年统计的数据,中国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病率为6.0%,其中,4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11.3%,女性略高于男性。 而在欧美,18岁以上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约为11.8%,处于慢性疾病的前10位,并高于糖尿病的发病率,由于严重影响社交活动,膀胱过度活动症也被称为“社交癌”。 患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其中50%找不到明确的原因,30%的患者也无法通过常用药物进行症状控制。
. D# ]' [; Z8 p! ]%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