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9 n7 x! J* i# W" t& [& @( j( \- h4 N; A1 r6 F
7月22日,江北区艺校。考级室外的休息室坐满了陪考的家长,40摄氏度的高温依然阻挡不了他们的热情。2 ~& `0 T0 o( ?$ O/ M
) j/ k. y6 H b, X$ |
( J" J+ \( a* T$ y# M
1 V- d, ?- w# n( l
3 w/ ]; G7 c. r8 `+ ?7 }% U& m% [. U4 y+ X; D+ U% c q
周海宏& ~: k; d% d* _
6 u8 J+ M# _0 u6 a3 P! a7 \% D: s8 C
8 i* V6 ]; ^; J- B: \& m8 T3 `1 b
+ k9 S" y* K! F' |/ p1 L
进入暑假,各种音乐培训班人气爆棚。孩子学什么乐器合适?几岁开始学为宜?每天练多久?……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却困扰着不少家长。昨日,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应邀在南坪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讲座,就儿童音乐教育话题为家长们答疑解惑。 业余学乐器无需太专业 讲座一开始,周海宏就强调音乐素养关乎生命质量,音乐是培养创造力、想象力的重要平台与抓手。“没有哪一门艺术能够像音乐这样,给每人提供如此广阔、如此自由的想象空间,给孩子带来快乐,给童年增添色彩。”他说。 周海宏还送给家长们三句话:每个孩子一生至少要学一件乐器,并坚持学到初三;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学习的乐器;学习乐器不要学一门技术、恨一门艺术。 他认为,真正的音乐教育,应该是让孩子通过学习乐器热爱音乐,通过音乐热爱艺术,通过艺术热爱生活,通过生活体验幸福。而目前包括学琴在内的许多儿童音乐教育,采用大量机械的、枯燥的练习曲,严重破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引导孩子学琴有小窍门 “盲目跟风学琴是不少家长的误区,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周海宏介绍,引导孩子主动学琴也有一些小窍门,家长不妨试试。 首先,增加孩子期待学琴的张力。家长可以在孩子学琴前,经常带孩子听音乐会、欣赏经典音乐,让孩子充分领略音乐的美,并不时地感慨“等你开始学乐器了,妈妈就可以经常听到这么美的音乐,多好呀!”让孩子既兴奋又期待。家长还可以设置一个让孩子期待的时间点,并不断提醒孩子:当那个时间到来时,他学乐器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于是,越临近那个时间点,孩子期待的张力就越强。 生活中,很多家长会早早地买好乐器放在家里,以为可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周海宏认为这是错误的做法。家长应该把给孩子买乐器设计成孩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把它作为孩子有良好表现时的奖励。这样,孩子在得到乐器时既会有强烈的快感反应,又能激发强烈的学乐器兴趣。 业余学乐器无需太专业 学乐器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但现在很多孩子学琴是为了考级、拿证。为过级需要长时间练习,使得孩子们苦不堪言,很多孩子最终收获“学一门技术,恨一门艺术”的恶果。 周海宏举例,有家长曾经问他,想给孩子买钢琴,是买一个一般的先学着,还是一步到位买个最好的?“这句话看似简单,背后却隐藏着很多家长的困惑——孩子学钢琴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们做过调查,98%的家长没有让孩子当音乐家的想法。” 周海宏介绍,他的团队在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附中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从开始学琴到达到业余考级最高的十级水平,平均只要三年时间。“所以,如果孩子学钢琴每年才过一级,那我可以断定,这孩子不具备将来从事音乐演奏工作的天赋。” 虽然知道每个孩子的天赋不同,但一些家长仍然希望通过百分之百的努力,把孩子的天赋挖掘到极限。那些被家长拼命逼着学习的孩子,往往会有厌学情绪,因为过度的努力破坏了学习动力,反而使孩子的天赋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根据孩子的天赋为孩子选择学乐器的目标,是家长必须牢记的准则。 8 Y6 i3 s: b( H
孩子几岁开始学乐器比较合适? 讲座现场,一位年轻妈妈向周海宏提问:“女儿今年三岁半了,身边的朋友都说学音乐要趁早,她可以开始学音乐了吗?学什么乐器好?” 周海宏: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学乐器,并不取决于年龄,而是取决于心智发展水平、生理发展水平和要学的乐器的特性。 家长可以观察以下三个指标,如果孩子都能达到就可以开始学乐器了: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能听懂成人想让他干什么;能够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要求,并且愿意遵从;要有能力做出符合指令要求的行为——让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其次,孩子遵从指令的注意力保持时间要持续超过15分钟,如果低于15分钟,老师很难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 最后,要有基本空间感,要知道上下、前后、左右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 “多数孩子到5岁时都能具备这几个要求,有些孩子在三四岁就具备了。”周海宏介绍,不同乐器对孩子的生理条件和年龄要求不同,比如吹管乐器就对孩子的肺活量要求高,不适合太小的孩子。 可以问孩子身体适合学乐器吗? 有不少家长会当着孩子的面,询问授课老师自己孩子的身体条件比如手部适不适合学乐器。这样做真的是对孩子负责吗? 周海宏:这是家长最不应该做的一件事。我们不应该在任何情况下,让孩子自然的身体条件被外在评价,因为有很多老师可能会给出“没关系,我们先学着”、“手打不开,回去拉一拉”等回答,这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丧失学习的兴趣。 学乐器前能给孩子讲很辛苦吗? 学乐器很辛苦,很多家长往往都要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让孩子有心理准备。比如“学琴可苦啦”、“老师可厉害啦”、“一旦开始学琴就不像现在这样自由了”……这样做对吗? 周海宏:许多家长以为做了类似铺垫,孩子会对学乐器的辛苦有心理准备,对老师产生敬畏感,在课堂上会认真学习。实际上,在家长向孩子描述那些可怕而恐怖的学习情景时,已在不经意间破坏了孩子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在孩子心中形成“学乐器很苦,以后有得罪受了”之类的印象。 所以,家长在孩子学乐器前,这两件事是绝对不能做的:不要渲染老师是厉害的、令人生畏的;不要渲染家里为孩子学乐器付出多少成本,比如花了多少钱、父母放弃了多少休息时间等。 学乐器考级重要还是兴趣重要? 有家长问,孩子学电子琴两年了,每天要练半小时。在考级和兴趣爱好之间,哪个更重要?如果要考级的话,每天练半小时是远远不够的,但又怕为考级而考级会抹杀孩子的兴趣。 周海宏:考不考级要看会不会破坏孩子学乐器的快乐。如果孩子非常快乐,能非常轻松地通过考级,那就考。因为顺利通过考级会给孩子带来快感反馈,满足孩子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乐器的动机。如果孩子要花太多时间学乐器,比如每天练习超过1小时,会让孩子感到乏味,或者没把握考过,会打击自信心。
/ u$ S1 U' g% b& n1 q; f# N( }* [
|